
咨询热线:18622686240
高考结束后
考生和家长们彻底放松了
刷剧?逛街?打游戏?
开心的不亦乐乎!
高考结束后将会经历很多值得纪念的时刻
不少人喜欢拍照分享到朋友圈、微博我们所处的网络空间
已经成为失泄密的重灾区!
所以,万里红在这里提醒大家:高考后,以下几种信息是一定不能分享的!要时刻注意保护个人信息,提高对个人信息安全的保密意识,让不法分子没有可乘之机。
【高考准考证】 【个人身份证】 【考生号及密码】 【志愿填报表】 【成绩单/查询截图】 【录取通知书】
如果个人信息被别有用心的人从朋友圈或者其他社交平台获取到,可能会被利用实施精准诈骗! 万里红在这里整理了诈骗分子常用的伎俩,考生和家长们一定要了解!千万不要上当受骗!
①谎称提前查分
骗子通过短信发送带有病毒的虚假查分链接,一旦点击进入,病毒将自动植入手机,获取个人信息及银行卡信息。
【提醒】:查分时应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不要轻易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
②谎称获取补录名额
骗子谎称可通过花钱“打点'为考生获取高校的补录名额直接骗取钱财。
【提醒】:志愿填报和考生录取都有标准流程! 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招生指标百分百是骗局!
③伪造录取通知书
诈骗分子假冒高校招生人员,向考生寄送虚假录取通知书,从而骗取钱财。
【提醒】:要通过官方认证的链接或学校教育部门官方发布的网址进入,转账汇款时,要通过多种途径核实账号真伪!
④发放虚假助学贷
诈骗分子冒充教育部门工作人员,以向高考生发放助学金减免学费为由实施诈骗。
【提醒】:接到自称高校教育,财政等工作人员电话信息,一定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凡是涉及钱财一定要提高警惕,多方核实!
高考骗局花样繁多,考生和家长们一定要擦亮眼睛,做好个人信息、考试信息的保密工作,提高安全保密意识,防止诈骗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