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以创新为动力,以服务为根本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动态

当“脸”丢了,我们拿什么守住钱袋子?

发布时间:2022-08-12 15:50:44


近日,据南方都市报、中国新闻周刊等主流媒体报道,多家国有银行的储户因人脸识别被不法分子破解,账户遭遇了盗刷。一些储户认为银行采用的人脸识别系统难辞其咎。这是偶发个例,还是冰山一角?由于目前缺乏相关方公开的详细数据,不得而知。但这仍足以引发各方的警惕:人脸识别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安全。

 

与数字密码不同,生物特征是最后的防线

人脸识别系统的技术漏洞到底在哪里?业内专家均认为是“活体检测”出了问题。除2D/3D假体攻击之外,新的不法手段通过劫持摄像头,让系统不启动摄像头,直接从底层注入提前准备好的动态视频,完全就能绕过活体检测,从而完成身份认证,盗刷储户账户的存款。

客观地说,人脸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身份认证的易用性问题。然而,若安全性无法保证,应用场景越多,潜在危险反而越大。与数字密码、手机号等可更改的个人信息不同,人脸等生物特征是人无法或难以改变的生理特征,一旦这把“万能钥匙”被泄露,就意味着自家大门可能将永远向陌生人敞开,后果不堪设想。而无处不在的摄像头下,人脸非常容易获得,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因此,多位法律界和金融业人士指出,“盗脸”屡屡发生说明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在金融领域尚存在一定的风险。

     偷不走的虹膜,安全更可靠

众所周知,银行系统的身份认证应用于银行安全防护系统、银行内部管理系统和业务系统的操作员身份认证,以及银行客户交易系统等。针对目前人脸识别在银行系统中存在的漏洞和风险,业内普遍更看好虹膜识别技术。

相较于生物识别技术中的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虹膜识别起步较晚。然而,各类公开的对比测试和实际应用均表明,它是目前最为精准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都是基于人特定部位的生理特征点的数据采集,而虹膜识别可利用的特征点数量远远高于人脸、指纹等其他生物特征点数,大大提高精准度,误识率可低至百万分之一。

据北京万里红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多模态事业部副总经理杨占金介绍,虹膜是位于人眼表面黑色瞳孔和白色巩膜之间的圆环状部分,包含很多相互交错的斑点、细丝、冠状、条纹、隐窝等细节特征。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虹膜纹理,即使同一个人的左右眼或同卵双胞胎,其虹膜纹理也有显著差异。虹膜识别技术正是通过对比虹膜图像特征之间的相似性来确定人的身份。

“刷眼”来代替“刷脸”,并非简单地更换了生物特征。从虹膜与人脸的对比来看,虹膜具有极强的唯一性和稳定性,每个人都具有独一无二的虹膜纹理,同一个人的左右眼或者是同卵双胞胎的虹膜纹理也有显著差异,因而可解决双胞胎面容相似、人脸容易被伪造、被盗取等问题;出生8个月后,其虹膜的纹理结构成形,虹膜特征终身不变,不会像人脸随着年龄增长发生变化。

虹膜特征为非显性生物特征,相对于人脸照片直接可识别个人信息,虹膜特征不能直接观察得到,其采集和识别需要专用设备,并需通过专用算法转换为代码,该代码无法逆向转为虹膜图像,因而更具有私密性,极难被伪造和篡改,能够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信息。

极强的防伪性,无论是通过化妆还是整容,虹膜都无法被破坏和改变,可有效解决人脸被仿造、假体攻击等问题。此外,虹膜识别过程无需接触人体,像拍照一样简单,整个过程快捷、卫生,两秒钟完成身份验证,也保证了大批人群的高效需要。

 

万里红银行全生态虹膜识别技术解决方案,全方位守护金融安全

正是结合自身虹膜识别技术优势与对银行业务的深刻理解,万里红推出银行全生态虹膜识别技术解决方案。

在银行支付领域,可基于虹膜支付设备完成虹膜信息的读取与识别,通过虹膜识别身份核查系统,与最初办理银行卡时采集的虹膜特征进行1:1比对,即可高精度识别客户的真实身份,充分提高支付安全性与便捷性。

此外,针对银行客户推出了虹膜识别ATM机应用、信贷业务虹膜识别身份认证应用、银行保险箱虹膜识别身份认证应用等解决方案;针对银行内部人员,推出了重要系统及数据虹膜识别授权应用、金库等重要区域出入虹膜识别应用、虹膜识别运钞车及钞箱应用、银行重要物品虹膜识别密码柜应用等一系列虹膜识别技术解决方案,全方位守护银行各项业务的信息安全。

 


分享到:
返回列表